姓名 | 职称 | 单位 | 项目名称 | 课题编号 | 合作者 |
安泽胜 | 教授 | 上海大学 | α-羟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RAFT水分散聚合 | K2018-01 |
|
崔文国 | 副教授 | 瑞金医院/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 | 快速血管化3D打印支架构建和骨再生研究 | K2018-02 |
|
侯磊 | 助理研究员 | 东华大学 | LCST型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K2018-03 | 武培怡 |
胡帼颖 | 助理研究员 | 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 | 脂肪干细胞复合透明质酸-甲基纤维素温敏型水凝胶应用于皮下组织重建的研究 | K2018-04 |
|
况太荣 | 讲师 | 华南理工大学 | 通过结构形态调控制备高强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增强增韧机理研究 | K2018-05 | 冯嘉春 |
罗钟琳 | 副教授 | 常州大学 | pH敏感型聚合物囊泡渗透性调控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 K2018-06 |
|
欧阳昆冰 | 讲师 | 湘潭大学 | HOBr控制的以硫亚胺为连接单元的交替共聚物的合成 | K2018-07 | 闫强 |
沈纳 | 副主任医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纳米铁磁性颗粒介导的磁性热疗及药物控释对梨状窝癌颈淋巴结转移治疗的实验研究 | K2018-08 | 俞麟 |
苏佳灿 | 主任医师、教授 | 长海医院 | 可注射、自愈合的高分子-磷酸钙杂化水凝胶合成及应用 | K2018-09 | 邓勇辉 |
向韬 | 副教授 | 西南交通大学 | 形状记忆自修复两性离子聚合物水凝胶 | K2018-10 | 杨武利 |
徐玉赐 | 副教授 | 宁波大学 | 涨落效应对聚合物共混影响的理论研究 | K2018-11 | 李卫华 |
肖春生 | 副研究员 |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ROS响应纳米材料用于损伤后脊髓神经保护 | K2018-12 |
|
燕云峰 | 教授 | 浙江工业大学 | 肿瘤酸性微环境快速响应的siRNA纳米粒子的构建和性能研究 | K2018-13 | 陈国颂 |
禹兴海 | 副教授 | 河西学院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凝胶的纤维状发电器件 | K2018-14 | 彭慧胜 |
冯纯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新型巯基小分子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K2018-15 |
|
安潇 | 副主任医师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新型复合热敏短纳米纤维基栓塞剂的研究 | K2018-16 | 陈新 |
陈俊 | 助理研究员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PET韧带复合水凝胶体内降解的实时定量化研究 | K2018-17 |
|
丁胜涛 | 教授 | 北京化工大学 | 新型偶氮类及含硫三氮唑类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K2018-18 |
|
罗建新 | 副教授 | 湖南工学院 | 高交联功能聚合物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K2018-19 | 汪长春 |
孙如意 | 副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 | K2018-20 |
| |
姚子健 | 讲师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自负载型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催化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 K2018-21 |
|
张丹 | 副教授 | 江南大学 | 多重独立驱动力参与下的一步可控自组装研究 | K2018-22 |
|
张峰 | 教授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小分子配体对蛋白质自组装的调控研究 | K2018-23 | 陈国颂 |
赵琳琳 | 讲师 | 天津理工大学 | 近红外光激发微环境响应型光敏剂传输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 K2018-24 |
|
钟建 | 副研究员 | 上海海洋大学 | 面向骨组织修复的可注射性载干细胞高分子/BMP-2/大豆磷脂微球研究 | K2018-25 |
|
胡君
| 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含天然甘草次酸骨架的两亲性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 K2018-26 | 闫强 |
于涛
| 副研究员 | 同济大学 | 阻燃热固性聚乳酸的合成 | K2018-27 |
|